2011年1月11日上午,一座高9.5米、重17吨的孔子青铜雕像在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北门广场落成。孔子成为继毛泽东、孙中山之后第三位进驻天安门广场的历史人物。此事在国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并引发激烈争论,支持者有极为庞大的阵营,但同时也有相当多的人持强烈反对的态度。而有消息称在4月20日孔子像又被很“恰当理由”移走。可以说天安门广场孔像事件已经成为2011年以来最有争议的事件之一,套用近年来惯例不妨将其称作是“孔子门”事件。
对孔子,社会上有各种不同角度的看法。只要是中国人,只要上过小学,都知道孔子。但孔子是什么样的人?人们的看法恐怕有很大的分歧,网上的争论就有很多:(1)上了年纪、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人很可能以为,孔子是鼓吹复辟奴隶制的反动分子;(2)关心自由的人士提到孔子,很可能联想起“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会认为孔子鼓吹等级制和专制;(3)热爱市场的人士马上会联想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会认为孔子鼓吹平均主义,据说中国的平均主义观念和制度源远流长;(4)知识女性听到孔子,可能马上联想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会觉得他是个令人厌恶的男权主义者;(5)在过去十年中接受教育的年轻人很可能客气地认为,孔子是一个思想家、教育家,好像他鼓吹“和谐”,但他离这个时代似乎过于遥远了。
孔子个人,无疑是这起事件的核心之一,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人们其实是将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等同于孔子个人,等同于儒家文化。如果仅仅是针对孔子个人是远远不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的,因为就其本身而言,孔子是一个成功的教育家。据史料记载,孔门有3000弟子和72贤人,而其门下弟子及其儒家学派对2500多年的中国社会,乃至日本、韩国等外国社会产生影响的深远。现如今,国内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多有立孔子像的先河,世界上200余所孔子学院基本是获得肯定的。而孔子“被”成为了传统文化的形象大使,这里既有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缘由,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虽然历来有“两大主干”(儒道两家)与“三教源流”(儒释道三家)的说法,但毫无疑问儒家学说乃中国传统文化的轴心,也有近代以来尤其是“五四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批林批孔”、“打倒孔家店”、“打倒孔老二”的推波助澜。孔子不是经常有“曰”的那个老夫“子”了,而成了2000余年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尤其是所谓的“糟粕”的同名词。
“孔子门”的核心争议点在于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国家的文化基础之间的矛盾冲突,是对什么是“当代中国主流文化”的争议,或者是又一次的“体用之争”。总之,“孔子门”的争议无非又是一次非此即彼、非黑即白、一分为二的思维模式的外显。换言之,是用一种传统的阶级斗争思维分析。对传统文化缺乏认真地对待、冷静地分析研究,只是将其“革命式”的划分为所谓“精华和糟粕”,并且永世不得翻身,貌似是被宣判为“终身监禁”!而宣判定罪的依据仅仅是当时(五四时期或建国后的某一个时间段)的政治和革命斗争需要,甚至许多是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基于某种特殊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敌我阵营似的划分。与此相类似,对中外文化也是界限明确,有许许多多的楚河汉界,讲求“历史清白”而绝不敢越过雷池半步,这从清末开始的中西之争、洋为中用还是中为洋用直到现在的普世价值之争均是一般。
这些对立思想在认识论上是一种简单、机械的矛盾分析法:一分为二、非此即彼。一分为二论是传统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对立统一矛盾规律的表述。其实一分为二只是矛盾的划分之一,一分为二是一种矛盾存在的非常态:许多矛盾都是由对立着的或矛盾着的多方面互相联合、渗透、融合而成,由对立面----中介----对立面三个方面构成的矛盾才是是自然界、社会和思维领域的普遍现象。矛盾存在着对立面的中介、中间环节、第三方面等矛盾的阶段形态,而且是一种实体的存在。这也就是“一分为三”论,是对传统的一分为二观点的否定和突破,是对“非此即彼”的纠正和补充。
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国建设的意义应当摒弃既有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论困扰,走出精华糟粕论,忘却那些历史和革命式的宣判,以“一分为三”的思维重新审视我们现代化建设所不可能忽视和缺席的本土资源。和谐社会、和谐世界必将是执两用中、多元统一的形态,求同存异,发展自己,前提和基础是和谐地对待我们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