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即:以爱国主义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近年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在各种场合多次提到“社会主义荣辱观”,但胡锦涛总书记却第一次具体地阐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把“荣”和“辱”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八荣八耻”不仅切中了我国现实社会的要害,也为重塑中华民族的荣辱观、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发展指明了方向,它既有对社会公德的要求,也有对个人私德的提倡;既有对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巩固的要求,也有对现代文明的创造和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应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创建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建设的全过程,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
大力宣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深入人心
党和政府始终坚持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财富不得积累的同时,受金钱至上、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的影响,善恶不分、正不压邪的现象时有发生,损人利己、见利忘义被一些人引以为荣,社会风气出现了许多问题。 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基础。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是非观念;一个社会,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只有分清是非、明辨善恶,一个人才能获得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八荣八耻”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还体现了时代的特点和实践的要求,鲜明地提出了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标准,明确主张要坚持什么、反对什么,要倡导什么、抵制什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相统一的治国方略,具有很强的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因此,我们不仅要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使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深入人心,更要通过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使社会主义的荣辱观在我们的下一代心目中打下坚实的根基。
全面入手,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政党都有不同的荣辱观。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其荣辱观与其他社会有着根本不同。“八荣八耻”实际上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公德观和社会价值导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荣与辱的抉择,不仅表现在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等重大问题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自觉地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并将着力点放在与个人行为和社会交往密切相关的道德规范上,从实际生活入手,从细微小事做起,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果人人都能切实达到“八荣八耻”的具体要求,我们的社会风气必将越来越好,诚实信用、尊老爱幼之风也必将越来越浓。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不仅要把“八荣八耻”变成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还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融入到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组织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道德实践的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大的活动。要充分发挥创建活动群众参与广、社会影响大的优势,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纳入创建工作的目标管理任务中去,进一步充实内容、创新形式、拓展领域,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道德实践中来,使社会主义荣辱观蔚然成风。
鼓励先进,营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良好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对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道德情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大力宣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同时,应大张旗鼓地鼓励表彰先进,激励人们学先进、赶先进。我们只有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并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结合实际,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到实处
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我们全社会所有公民的共同责任,党员干部尤其应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要充分认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对全局工作的重要作用,对倡导精神文明、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在我院的审判工作中,要根据审判工作的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坚持“公平、公正、效率”,高举“司法为民”地旗帜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总之,在倡导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过程中,我们应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真研究提出具体措施并将之切实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纳入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及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中,使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成为我院全体党员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基础性工作,成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成为我院班子建设和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更好地完成我院的各项审判工作,让“司法为民”落到实处。